南沙自贸区:打造高水平 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广州市南沙区广生路19号,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奥翼电子”)的总部坐落于此。今年2月,《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发布,南沙被定位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抓住这一机遇,奥翼电子乘风出海。“南沙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其平台效应与纽带作用为区内企业提供了许多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机会。”奥翼电子总经理陈宇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利用南沙新的发展契机,技术交流方面,企业可以便利地与国外及香港高校进行交流与合作;融资方面,企业可以充分对接海外投资机构,拓宽了融资渠道。同时,南沙的地缘优势和智能化通关体系还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便利,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南沙正处于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双重国家战略叠加发展的时期,是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陈宇总结道。
在南沙自贸区,像奥翼电子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据了解,自2015年南沙自贸区挂牌以来,三年间共累计新设企业50318家。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南沙,是广州未来发展的重要极:“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南沙将从地理几何中心向交通中心转变,其门户枢纽的功能将进一步显现。”
“下一步,我们将以南沙作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重要载体,推进粤港澳三地通关便利化,重点支持涉及人、财、物等生产服务要素自由流动的特色产业发展。”南沙自贸区官方在回复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称。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以广州、香港和澳门为点,描绘圆周,圆周恰好覆盖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在超过一万平方公里的覆盖范围内,圆心恰好落在广州的南沙新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拥有独特优势的南沙自贸区肩负着携手探索、共同搭建“一带一路”服务平台、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任。
从南沙出发,89条国际班轮航线,连接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在6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除不丹外,均与南沙有贸易往来。今年7月,南沙自贸区启动了“陆铁联运”对接“中欧班列”项目,货物出口到欧洲的运输时间比海运节省1个月,成本节省50%以上,初步形成了以南沙自贸区为支点、连接东南亚和欧洲的多元化外贸物流渠道。据官方统计,今年1-9月,南沙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值达354.7亿元,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交流不断加强,成立南方国际产能和技术合作中心、中国贸促会南沙服务中心,与爱尔兰香农自由区、东莞滨海湾新区、川南自贸片区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随之而来的是南沙外贸业务的增长,跨境电商的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
今年“双十一”当天,南沙保税港区验放清单票数339.99万票,同比增长64.5%;验放货值达7.84亿元,同比增长61.9%;验放税款达8871.79万元,同比增长53.2%。以汽车平行进口为例,三年来南沙汽车平行进口量年均增长1.5倍,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平行汽车进口口岸。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南沙自贸区提升国际合作另一大利器。南沙正加快建设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园,同时探索建设粤澳合作葡语国家经贸园和粤港澳专业服务集聚平台,充分发挥港澳的独特优势,对接国际合作。截至今年10月,南沙自贸区累计设立港澳企业2644家,投资额累计731亿美元。
据了解,2017年,南沙自贸区新设企业22736户,同比增长60%;注册资本新增5500亿元,同比增长246%;特别是自贸区挂牌以来,自贸区内企业从原来的660户增长近76倍,达5万多户,目前已落户121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和103家总部型企业。
这样的成果与创新密不可分。南沙自贸区成立三周年,形成了376项改革创新举措,平均3天推出一项,其中有19项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复制,90项在广东省推广,“跨境电商监管模式”“企业专属网页”入选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
打出金融靓牌
日前,南沙在政府公开网站上挂出一张清单,将近年来国家、省市赋予南沙的多重政策全部梳理清楚,境外投资者再也不用“蒙查查”。据介绍,为增强金融业对外开放透明度,进一步落实国家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近日,广州南沙开发区投资贸易促进局联合广州南沙开发区金融局发布了《广东(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业对外开放清单指引(2018年版)》。
金融,是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打出的一张靓牌。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广州在金融领域的综合实力,将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6月,广州南沙国际金融岛正式启动,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项目正式落户南沙。IFF被誉为全球金融领域的“F20”,其落户南沙,将充分发挥IFF金融外交平台和战略智库作用,吸引国际资本和高端金融人才在南沙集聚。
9月5日,《关于广州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高金融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市金融中心举行。据悉,《实施意见》在“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下提出,目前广州是一线城市中首个出台金融扩大开放专项政策的城市,展现出广州提升金融国际化水平的决心。
《实施意见》明确十条任务,包括放宽外资准入限制、降低港资澳资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等,其中多项任务与南沙直接相关。南沙作为重要金融改革创新平台,在跨境人民币、港澳金融机构合作等先行先试领域已有较大突破,截至2018年9月,南沙港澳金融类企业达1496家,占全区金融业企业总数的25%。而CEPA框架下首家粤港合资的广证恒生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首家外商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均落户南沙。
据南沙方面介绍,南沙将建设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粤港澳金融全面合作示范区,重点发展科技金融、航运金融、跨境金融、粤港澳金融合作等现代化特色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国际领先的南沙金融服务品牌。
时代周报记者从南沙方面获悉,挂牌三周年来,南沙自贸区累计形成17个金融改革创新案例,涉及跨境支付、跨境人民币贷款和缴税等方面。开展了熊猫债、跨境人民币双向贷款、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等多项跨境金融创新业务,累计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超2977.48亿元。区内多家银行为跨境电商开立跨境结算账户,并简化收结汇手续。
截至2018年9月,南沙金融企业达6013家,比自贸区挂牌前增加49倍,涵盖银行、证券、保险、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商业保理等多类金融业态。并在保险、期货等多个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摩根大通期货公司、中邮消费金融公司、复星健康保险公司等持牌法人金融机构,越秀国际金融中心、中金岭南等一批大型企业金融总部项目已落户南沙,已初步构建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金融体系。
探索更高层次开放
11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中国自贸区注入新的动能,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任在肩,南沙自贸区蓄势谋求突破。今年年初,时代周报记者从南沙自贸区官方获悉,已上报国务院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开放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在广州南沙保税港区,设立自由贸易港区”,加快南沙自由贸易港建设。早前,广州港务局一名负责人曾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家都在申报自由贸易港,但是我们的工作要走在前面,不能等。”他表示,无论自由港的建设批不批,南沙港区都将积极地探索制度创新,“对标自由贸易港去做”。
目前,南沙自贸区的初步工作设想是:依托南沙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优越的港口基础条件,围绕推动国际中转、国际分拨、国际贸易发展,实施更高标准的“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最大程度简化一线货物的监管手续,打造货物“自由进出”的管理模式。
“自由贸易港的第一要素,就是必须进行隔绝,做到一线监管,二线不能渗透。”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光谷自贸研究院院长陈波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除此之外,放开贸易准入条件,建立离岸型经济管理体制,以及探索基于国际贸易业务,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的金融、外汇管理规则,实现资金的“自由流动”,均在南沙自贸区下一步工作设想之列。
胡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国家要逐步把自贸区打造成自由贸易港,这个政策是明确的,只是时间的问题。”他认为,自贸区主要以货物贸易为主,而自由贸易港包括人、财、物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南沙自贸区具有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优势和条件,加上距离港澳较近,可以积极借鉴港澳的经验。从自贸区到自由贸易港,将是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来源:时代周报。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南沙业主圈
南沙情 业主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